生成時間:2014-10-16 發布部門:諸暨市環境保護局 來源:諸暨日報 [ 收藏] [ 打印] [ 關閉]
它是難摸透的主
霧霾有個脾氣,從來不打招呼,要來就來,而且只有它想走的時候,它才會走,完全掌握著主動權。
誰都知道,霾的形成跟大氣污染有關。不過,要想再深一步了解,在那么多大氣污染源當中,究竟哪個是造成霧霾的元兇,它們各自所占的比重又是多少?這個問題讓專家很頭疼,一直無法下定論。
空氣污染物構成究竟有多復雜?據說,有關報告一直難產,現成的報告還相互掐架,難以統一口徑。就拿北京來說,曾經出爐過幾份分析當地大氣污染構成物報告,但是各說各的,無法統一。比如,中科院北京PM2.5的來源中汽車尾氣占比不足4%,可北京官方公布數據是22%,當時,引來了民眾吐槽聲一片。
為什么結果會如此相差甚遠?《中國環境報》的一則報道說,這可能是因為研究的樣本不同,監測點位不同,使用的方式不同,來源解析結果也會不同。放在更大的范圍里講,各地地形地貌、氣候,以及經濟結構、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大,不同地區大氣污染物構成、來源自然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區,也會因氣象變化等因素產生不同的污染成分。
有專家明確表示,做霧霾的來源解析,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監測,獲取大量的監測信息,做大量的源分析。而且必須有先進設備的幫助,這些設備技術含量高,價值更是不菲。
為什么一定要花大力氣把成分弄明白?因為,不同的污染物來源,直接關系到治理措施的選擇,也就是說,關系到整治是不是能夠切中要害。
防治也是蠻拼的
視線回到本地,當然,我們暫時也沒有攻克這個難倒了眾多城市的問題。霧霾的成分分析沒有完成,但是整治不能再等。
我市制定出臺2014-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今年1至9月份累計執法檢查5656余家次,實施行政處罰131家次,僅大氣污染執法近千次。
工業污染物排放、被風吹來的來自北方的污染物、汽車尾氣、工地及道路揚塵、燒秸稈……這些對空氣質量有害的因素,都在想辦法治理,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
控煙氣
今年1到8月,統計局數據顯示,規模以上企業總煤耗54.07萬噸,同比削減9%。
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改造:年內完成城市建成區及店口、大唐、楓橋、牌頭、草塔、次塢等集鎮范圍內供氣管網覆蓋;推進印染企業煤改天然氣7家、蒸氣7家、生物質燃料13家及定型機“煤改氣”6家;新建汽車加氣站1座;繼續推進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創建,完成燃煤鍋爐改造8只。
降廢氣
重污染行業全面整治。51家灌酸、極板生產企業徹底關停;19家電鍍企業整合關停;銅熔鑄企業家數從155家削減到15家,爐子數從270只削減到100只左右。
城西工業企業廢氣專項整治。22家重點企業中19家企業已基本完成整治,整治結束以來城西廢氣有效投訴同比去年減少一半以上。
實施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兩家熱電企業脫硫脫硝工程全部投入運行,脫硫、脫硝、除塵效率分別在85%、50%、99%以上,達到國家最新標準;4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脫硝工程運行正常,脫硝效率在50%以上。
減尾氣
全面治理淘汰黃標車。截至10月10日,共淘汰1524輛黃標車,占全年任務數的30%。
大力發展公共自行車,投放自行車2000余輛、建成站點80個,累計出借17萬余輛次。
消濁氣
全市310個在建建筑工地、307輛渣土運輸車輛,建筑道路揚塵對全市空氣質量影響突出,目前已通報或處罰建筑企業28家次。
除臭氣
加強垃圾收集、清運、焚燒及飛灰處置全過程監管;開展城區餐飲業整治,經過環評審批的城區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裝置配備率達到100%。
普通人能做什么
那么面對霧霾,除了寫一些段子表達滿腹的郁積,以及選一只牢靠的口罩保護脆弱的呼吸,我們還能做什么?
說起來,這是個跟節約用水有相似的問題。它一方面是個高大上的,高層都很難徹底搞定的難題,另一方面,它又是個人人都能有可為的范疇。
環保人士表示,少開車、少生煤爐、不放鞭炮、不燒秸稈……這些都是每個老百姓能做到的事情。不過,這個提議一直遭到非議,有人認為,空氣污染大頭在企業,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有什么影響?
事實上,生活習慣對環境的影響可能超乎你的想象。特別是在人群密集的城市里,市民的生活方式,對于城市小氣候有著明顯的影響力。預防霧霾,我們可以做貢獻,從自己做起。具體怎么做,只要記住一點,不要給空氣增加負擔,特別是在秋冬這個空氣質量很脆弱的時節。
那么什么樣的氣象條件下,容易出現霧霾天?記者采訪了氣象局工作人員許金鳳說,簡單地講,在水汽充足的前提下,風小,污染物不易擴散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霧霾天氣。在冬天,冷空氣來時,風呼呼一吹,空氣好些,冷空氣過后高壓控制,風小,北風帶來的北方的污染物和本地的污染物就停在原地,散不掉,易造成霧霾天氣。
許金鳳說,如果碰到能見度不太好的天氣,就可能是受到了霧霾的影響,但是霧和霾用肉眼很難分辨。所以,一定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做好相對應的防護措施。(王瑋 李曜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