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拆”、“六城聯創”、“五水共治”,三場硬仗讓溫州城市環境大變樣。今年以來,市城管與執法局圍繞城市環境整治,以“五水共治”、“六城聯創”和“三改一拆”為重點,開展了一系列執法行動,助推城市環境發生大變化。
關鍵詞:六城聯創
舉例說“創園”:補種彩苗500多株,公園綠化再添“彩妝
綠意盎然的公園,如果添上火紅的楓葉,金燦燦的銀杏,變得更加色彩斑斕。上周記者在市區白鹿洲公園內看到,為了豐富公園彩化樹種,增加公園綠量,園林工人為公園增添了500株喬木,其中有不少彩苗。
這一次次種植的樹種包括樟樹及楓香,胸徑約10公分,主要種植在園路兩側以及公園內喬木稀疏的綠地,豐富了綠化景觀層次。同時,此次種植的楓香樹干通直,秋葉紅艷,是著名的秋色葉植物,今后將會為白鹿洲公園的金秋增添一抹色彩。
面上看成效:2014年,我市園林工作堅持增量提質,突出重點,打造精品。全年市區新建城市綠地515公頃,貫通市區綠道60公里,推廣立體綠化16.42公頃。推動城市彩化,完成市區65條主要道路及節點和主要公園廣場彩化提升任務,補植開花色葉喬木1萬余株、灌木約130萬株,并開展“萬棵彩苗進社區”、“萬棵市花進公園”活動,城區彩化效果初步顯現。
關鍵詞:三改一拆
舉例說拆違:拆除違建3萬平方,洞頭漁具房大變樣
洞頭縣霓嶼街道是傳統的“紫菜之鄉”,紫菜的養殖是大多數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但是伴隨而來的亂搭亂建、破亂不堪的漁具房(紫菜棚),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及環境衛生。
今年3月份開始,霓嶼街道工作人員實地走訪、了解養民實際生產需要,決定依法拆除違法搭建的漁業工具房,統一建設集裝箱漁具房,拆違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如今集裝箱漁具房不僅結構牢、能適應灘涂的軟基、抵擋強臺風,還能隨時移動,已經得到洞頭養民們的認可。
面上看成效:2014年,全省“三改一拆”處于鞏固堅持、擴大成果的階段。溫州持續抓拆改總量,以“無違建縣”創建等為重點。2014年全市拆違1162萬平方米,完成“三改”3755.4萬平方米,全市共907個行政村(社區)、2639條河流、971條道路完成“無違建”創建。其中洞頭縣達到無違建縣標準,并已通過市級初評并報省創建辦申請驗收,其所轄6個鄉鎮(街道)達到無違建鄉鎮(街道)創建標準并通過市級驗收。
關鍵詞:五水共治
舉例說“治水”:河邊拆違3萬平方,種植200畝蓮花治水
龍灣區永中街道鄭宅村山腳下,沿河邊有3萬平方米。這里曾是拆違后的閑置土地,街道通過拆后土地利用,種植蓮花凈化水質。他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這里打造占地面積200畝的蓮情文化園。園林專家說,蓮花發達的根系可以使灘涂慢慢去鹽堿化,進而促進河水流動。
治河先治岸,市城管與執法局表示,通過拆除沿河違法建筑,可以幫助治水單位有效開展河道整治,達到五水共治的效果。
面上看成效:今年我市堅持“控新治舊、水岸同步、管建并舉”。抓生活垃圾處理,強化河道潔考核,市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抓沿河拆違,全年拆除沿河違建223.7萬平方米,市區完成河道拆違28條。
抓河岸綠化,堅持拆綠結合,全年新建濱水公園178個,著力打造親水休閑景觀。抓泥漿監管,堅持“源頭監管、集中消納、終端結算”,全年消納泥漿224萬方;抓排水節水,加大排水許可管理和排水設施監管,全年疏通排水管網1859.7公里,市區污水處理率為90.5%,縣(市)污水處理率為88.8%;積極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全年完成節水器具改造推廣16162套,“一戶一表”改造35200戶,均超額完成省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