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6日訊 記者獲悉,泄漏的是巨化集團苯庫4號苯槽,該苯槽本已計劃安排檢修。當時苯已排空,充入水,使用蒸汽進行蒸煮。在蒸煮過程中,槽頂開裂,蒸汽夾帶殘余苯泄漏,導致2死7傷。上午7點半,泄漏點已堵住,事故現場已控制。環保檢測站第一時間在下風口布點進行監測(苯),按相關法規共監測4個樣。8點下風口西面100米處的監測點位略有超標,9點15后恢復正常,其它點位檢測均為正常。廢水全部收集排入事故應急池中,未對外環境造成影響。
巨化集團副總工程師兼健康安全環保部部長周永清稱,這起事故的影響范圍大概是200米左右,事故發生時是東北風向。到底是儲罐材質問題,還是當初焊接質量問題,或操作不當的問題,暫時都不能排除。具體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
事故發生后,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啟動應急預案,相關部門人員迅速到場。巨化集團也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
苯
苯在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有甜味的透明液體,并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
苯可燃,毒性較高,是一種致癌物質。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體內極其難降解,因為其有毒,常用甲苯代替。
苯還是一種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苯的產量和生產的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巨化集團
巨化集團公司創建于1958年5月,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現有在崗員工1.6萬人,下設40多個分子公司和控股參股公司,是國有特大型企業、全國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
該公司占地7.3平方公里,建有100多套主要裝置,以生產氟化學制品和基本化工原料為主,兼有高分子材料、化肥農藥、化學醫藥、化學礦山、建筑材料、化工機械、電力能源等17大類200多種產品。
【逝者】
村民洪根土:留在苯庫附近承包魚塘,收入不錯
巨化集團宣傳部消息:已遇難的兩人中,一人是巨化集團員工,另一人是事發地附近柯城區黃家街道陳家村西山底自然村村民,51歲的洪根土。
陳家村西山底自然村位于苯庫的西面,距離很近。因出事時刮東北風,西山底自然村首當其沖。
昨天晚上,錢江晚報記者來到這里。
所謂自然村,其實只有零落的幾幢房子,泥路邊的雜草長了快半人高。
“這個村的人基本都搬出去了,有幾戶養魚種菜的像老洪,還住在這。”給錢江晚報記者帶路的陳家村村民陳大姐說,巨化熱電廠的熱水可以引進陳家村里的幾池魚塘,魚有熱水越冬長勢好,“所以這附近承包魚塘的都很賺錢。老洪可惜了,他承包魚塘一年能掙幾十萬元呢!”
洪根土家是一間平房,一人高的圍墻把房子圍起半圈。
陳大姐又領著記者向前走了十幾米,指著一個魚塘說,“這就是老洪家的魚塘,附近還有幾個,每天他們夫妻倆就是住在魚塘邊小房子里的。”
記者獲悉,事發后,當地派出所民警和陳家村村支書趕到這里,將夫妻倆抬出,但不幸的是,洪根土送到醫院后搶救無效身亡,他的妻子鄭雪花仍在搶救。
另一死者老方49歲,是巨化集團公司制藥廠職工。
老方原先是司機,因身體不好被調去看管制藥廠西山危化品倉庫,就在錦綸廠西山苯庫的隔壁。
知情者透露,老方不是在睡夢中死去的,“發現他時,他趴在苯庫門口附近,說明他意識到危險時已經醒了,只是沒能堅持跑出來。”
【經歷】
“當時正在睡覺,一聞到氣味我撒腿就跑”
陳家村村民陳大姐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陳家村在苯庫東面,事發時刮東北風,因此沒啥事,“我沒聞到啥氣味,早晨起來大家湊一起聊天時,才知道老洪死了,西山底和呂宅村都有人送進了醫院”。
陳大姐說:“洪根土有個鄰居也是姓洪的,老婆還住在這里種菜,他自己住到生活區去了。今天早上5點多,他來挖地瓜,聞到臭味,去救了自己老婆,又報了警。要不是他,西山底村的幾戶人家都得沒命。”
黃家街道呂宅村位于苯庫的西面,只是距離苯庫比西山底自然村遠,但事發時村民還是聞到了氣味。
昨天清晨5點多,呂宅村村民老呂醒過來上廁所,突然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他立刻回到房間,叫醒老伴,把門窗緊閉。兩人一直沒敢再睡去,注意聽屋外的動靜。快7點時,他聞著氣味淡了,才敢走出門。
老呂一問,才知道巨化廠里有氣體泄漏,村里很多人逃去城區了,“他們有些在城區買了房子的,早上一聞到味就跑了,我們沒辦法,只能在家里等著。”老呂說。
事發時呂宅村村民薛女士也是緊關門窗在家里躲避。
“我的喉嚨到現在還有點疼。”薛女士說,她早晨感到嗓子干得難受,就醒了過來,結果聞到一股怪味。
昨天晚上,有500來戶村民的呂宅村,亮燈的人家并不多。“有些人跑出去,可能暫時還不敢回來吧。”晚上8點多,步履匆匆的吳女士,說自己剛從城區趕回家,“今天醒得早,聞到臭味人就不舒服了,還不趕快跑。”
吳女士在女兒家待了半天,下午被安排去醫院做了體檢,傍晚聽說村里安全了,她才決定回家住。
苯庫周邊的200多名村民,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到衢化醫院做了體檢。
昨天下午4點,錢江晚報記者來到這次事故傷員收治點衢州巨化醫院。
陳家村村民老陳正在輸液室打吊針,和他一起在輸液廳打針的有幾十號人,也是陳家村的。
“當時正睡覺,聞到一陣讓人反胃的味道,聽到有人喊漏氣,我撒腿就跑。覺得不舒服,還是來檢查下。”
【救援】
兩民警和村支書,苯霧中救出夫妻倆,三人中毒治療中
巨化集團錦綸廠的苯庫依山而建,如同一個個大的槽罐車倒扣在山腳。昨天下午2點,錢江晚報記者在事發現場看到,警戒線已拉起,出事的4號苯槽還在冒著霧氣。記者聞到了一股帶有芳香卻很刺鼻的味道。
周圍住戶大都搬遷,只有陳家村西山底自然村的4戶人家還住在這一帶。洪根土家就是這4戶中的一戶。
若不是柯山公安分局城南派出所兩個民警,和陳家村村支書陳雙田,沖入苯霧中抬出洪根土夫妻倆,恐怕洪妻鄭雪花也已兇多吉少。
昨天早上6點左右,柯山公安分局城南派出所,接到苯庫門衛保安的報警電話。值班民警邱春林與祝林叫上駕駛員小廖趕去。
老邱52歲了,當過兵,從警15年。小祝28歲,從警四年。因為匆忙,二人沒帶防毒面具。大概十分鐘后,兩人開車趕到。同時,消防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將苯庫一帶4戶人家中的3戶轉移送醫。
老邱和小祝十分熟悉這一帶,二人立刻大叫“漏了一對養魚的夫婦”。老邱忙聯系陳家村村支書陳雙田,隨即和小祝一前一后鉆入苯霧中的魚塘草屋。
小祝先進去,見一男一女橫躺在地上,男的已經不省人事,女的已經口吐白沫。小祝抱起女的往外沖。“腦子一片空白,只知道往前沖”,沖出一百米開外,小祝開始嘔吐,駕駛員小廖忙將小祝和女子送到車上。
幾乎同時,老邱和已趕到的陳雙田也沖進去,抬出不省人事的洪根土送上車。車子緊急開往醫院。
三個救人者在送醫途中,開始劇烈嘔吐,并出現間斷性暈厥。目前三人因苯中毒均在巨化醫院治療,但已脫離危險。
鄭雪花仍在搶救。巨化醫院一名主治醫生稱,如果再延遲送醫十分鐘,鄭雪花恐怕也已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