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環保新聞網9月30日訊(記者 季建榮)自今年“五水共治”戰役全面打響后,嵊州市計劃部署利用三個月時間,鎖定全市范圍內難啃的“黑河、臭河、垃圾河”,集中力量實施清障、清淤、清垃圾行動。
經過3個月的全力攻堅,嵊州市首批黑臭河消除殆盡,嵊州也成為紹興市率先完成消滅首批垃圾河的地方之一。
黃塘渠,起于花園地村,穿過嵊州市經濟開發區后,匯入黃澤江,最終流進曹娥江,全長5.73公里。是嵊州市首批黑臭河整治對象之一。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整治過后的黃塘渠雖然摘掉了“黑臭”的帽子,卻又貼上了“黃河”的標簽。上游工地泥漿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將整個黃塘渠染成了橙黃色。下游開發區個別涵管污水涓涓而流,更讓“黃河”雪上加霜。
洗砂場污水直排黃塘渠
取清排濁 工地沙場肆意排污
黃塘渠上游,嵊州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雅戈爾紡織工業城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為了施工方便,嵊州市相關部門特批項目工程部在工地周邊建設臨時洗砂場,專門為工業城提供砂石材料,直到整個項目建設結束。
污水不經任何處理
臨時的洗砂場,卻成了整個黃塘渠最大的污染源頭。記者在現場看到,渾濁的洗砂廢水從機器里溢出,沿著地面溝渠一路奔襲,最終通過水渠堤壩上的水泥涵管直接沖進黃塘渠,與水渠上游下來的水質形成明顯反差。在這整個過程,洗砂廢水幾乎沒有任何處理環節。
在現場,記者還注意到,為了用水方便,洗砂場還將黃塘渠上游下來的清水截流,潛水泵將清水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洗砂機器上。
下游“黃”塘渠現狀
工業城工地一位姓馬的工人介紹:“自從洗砂場開工以來,泥漿水外排的現象就沒斷過,起碼有兩年時間。”
開發區下游黑色污水直排黃塘渠
除此之外,在嵊州經濟開發區莆田大道河經環北路交叉口靠近黃塘渠位置,記者連續兩天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蹲守,發現一根直徑約1米的水泥涵管內不斷有黑色廢水流出,在不同的時間段,污水分別呈現出墨黑色和灰黑色兩種性狀。
開發區涵管內黑色污水排入黃塘渠
政府部門承認洗砂場排污違法 責令其立即整改
記者現場聯系了嵊州市“五水共治”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
據到場的“五水共治”辦尹姓工作人員證實,由于工程建設需要,該臨時洗砂場已經在嵊州市砂資源管理整治辦公室進行備案。
“這樣污水直排的情況肯定是不對的,起碼要沉淀一下。”對于洗砂場泥漿水直排的行為,“五水共治”辦的工作人員現場要求砂場立即建設配套處理設施,停止違法排污行為。
洗砂場相關資質是否齊全?環保治理設施是否到位?難道當初建成的時候相關部門有沒有對其進行檢查驗收?
對此,在場的工作人員均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
而針對下游開發區水泥涵管長時間排放污水的情況,尹姓工作人員則表示:“會通知環保部門過來調查。”
為重大項目給與方便,特事特辦,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這樣的特例是建立在河道、環境污染的巨大代價上,那最終將得不償失。
五水共治,利國利民,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需振奮精神,善始善終,切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