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場距碼頭前沿太近了,廢油收集桶和垃圾桶要及時清理,碼頭應急演練也要定期組織開展……”為推進海鹽“美麗碼頭”創建工作,強化各碼頭企業主的責任意識,連日來海鹽縣港航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奔走于縣內主要碼頭,督促各碼頭圍繞碼頭環境、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內容,穩步實施“美麗碼頭”創建工作,爭取早日實現真正的“最美碼頭”,為環境更加優美的“三優”海鹽添磚加瓦。
“當前,海鹽多數碼頭規模小,場地設施簡陋,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美麗碼頭’創建工作,提升干線航道上主要碼頭的安全管理、依法經營、服務質量和文明水平,增強整體競爭力,以此倒逼小碼頭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內河港口企業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目標的實現。”縣港航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此次“美麗碼頭”建設分三星、四星、五星三個等級,創建重點為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且靠泊等級在500噸級及以上的內河碼頭(港口)企業。目前,該類企業全縣共有17家,今年計劃創建10家。
從設置“三桶一牌”到“美麗碼頭”建設,從垃圾上岸到首艘油污水收集船下水……近兩年,海鹽內河航運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
去年,為助推“五水共治”,海鹽在轄區內118家碼頭設置了“三桶一牌”,方便船舶垃圾、油污水定期交送上岸。“目前,生活垃圾桶、生活污水桶、廢油收集桶和垃圾收集告示牌已成為碼頭標準配備,并由地方海事部門通過船舶簽證開展日常監督,對減少船舶違規排放油污水和船員隨意丟棄船上垃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縣港航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治理岸上碼頭環境的同時,水上防污染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記者了解到,由海鹽某企業投資建造的嘉興市首艘內河污油水收集船已通過傾斜、系泊和航行試驗,目前正在辦理相關證件,即將投入使用。該船有14立方米污油水艙、生活污水艙各兩個,兼收船舶生活垃圾,同時配備圍油欄、吸油氈和消油劑,可擔負內河溢油事故的應急搶險,是一艘集多功能于一體的船舶。
此外,海鹽首個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岸上收集處理項目設計、選址等前期工作也在進行著。據介紹,該項目預算投資100萬元,能對上岸的船舶油污水進行油、污分離,并能二次利用,計劃年內建成。“船舶油污水收集處理收益小,運營成本大,下一步,我們將爭取上級支持,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扶持、部門監管、企業運行的船舶油污水收集長效機制。”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該負責人介紹,等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岸上收集處理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將與油污水收集船、碼頭收集點一同形成覆蓋全縣內河239公里航道、服務600多艘船舶的油污水收集網絡,助力地方“五水共治”。
另外,記者了解到,今年海鹽船型標準化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全縣符合老舊船舶拆解補助條件的55艘船舶計劃于今年年內完成拆解。該負責人表示,隨著這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可改善海鹽運力結構,促進節能減排,實現內河水運轉型升級。